价值发现者 | 深交所某上市公司战略投资总监 CVAA专家访谈(第二期)
原创:注册估值师协会

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估值能力直接影响着投资决策的质量与结果。面对众多金融专业资质,如何选择真正能赋能实战、助力职业成长的一项?


本次访谈,我们邀请到在食品饮料与消费领域深耕多年的深交所某上市公司战略投资总监庞明礼老师。立足A股市场多年,他积累了丰富的并购投资与战略决策经验。此次他将系统分享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在重大项目中采用的估值分析与决策方法,以及如何持续提升专业判断力的实战体会。此外,庞老师也将回顾注册估值师(CVA)的学习与应用经历,介绍协会平台为其带来的资源与同行交流机会。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专业历程,聆听一位一线投资决策者经验思考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CNCVA


PART.01

选择注册估值师(CVA)考试的原因以及与同类考试的对比



问:请介绍一下您的职业情况?

答:
我目前在一家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担任战略投资总监,核心工作聚焦于食品、饮料及消费板块投资与并购业务,负责从项目挖掘估值分析战略布局的全流程推进。


问:您是如何了解到注册估值师(CVA)注册估值师证书的?为什么选择注册估值师(CVA)?




答:
我是通过一位专门做投资的同行朋友了解到注册估值师(CVA)考试的。这位朋友不仅自己认可这个证书,还特意推荐给我们一群做投资的伙伴,说注册估值师(CVA)实用性很强,对国内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帮助很大。之后我自己深入了解发现,注册估值师(CVA)证书确实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能直接对接实际工作需求,所以就决定报考并开始学习。


问:您还参加过其他金融会计类考试吗?您认为注册估值师(CVA)考试有什么特色?




答:
我参加过不少其他金融会计类考试,包括最基础的证券、基金和期货资格考试,还有CIA、CFA、FRM这些证书考试。


注册估值师(CVA)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实用性极强学到的内容一上手就能用到实际工作中,这和其他考试有明显区别。有些考试要么偏纯理论,学完后很难直接落地;有些虽偏应用,但针对性不够强。而注册估值师(CVA)既涵盖了理论中最核心的关键内容,又对实操有非常具体的指导意义,能快速转化为工作能力。


PART.02

注册估值师持证后与工作的有机结合以及对职业发展的助力



问:注册估值师(CVA)的体系如何帮助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是否有具体的事例可以分享?




答:
注册估值师(CVA)的知识体系对我的职业发展助力是多方面的,在实际工作中能直接体现价值。比如我们做投资并购时,课程里讲到的资产拆分估值办法DCF估值模型等内容,都能直接拿来应用。

举个具体案例:之前我们推进一桩并购案时,最初按整体估值法测算,对方报价远高于我们的预期范围。后来我们运用注册估值师(CVA)体系里的方法和策略,把目标公司的股权和资产做了分离评估——核心资产按未来现金流折现,非核心资产按市场交易价调整,再结合DCF模型综合测算,最终整体估值有了明显降低,不仅让谈判有了更科学的依据,还成功推动了并购案的落地。


问:在提升个人竞争力方面,您认为注册估值师(CVA)有哪些独特优势?以及持证后您在职业晋升、薪资待遇、工作职责拓展等方面,是否有提升?




答:
注册估值师(CVA)证书的独特优势在于能把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紧密结合,尤其对投资行业来说,这种“即学即用”的能力能显著提升个人竞争力。

持证后我的职业发展有了明显提升:用一年时间就从投资经理晋升到了战略投资总监。这期间,我在和分管领导沟通项目时,用注册估值师(CVA)学到的建模方法和估值逻辑清晰呈现分析过程,领导对这种专业且可落地的分析非常认可。除了晋升,我的工作职责也从原来的执行层面更多转向战略决策支持,参与公司更核心的投资布局讨论。


PART.03

关于持证后的会员交流、后续教育及项目资源分享等方面



问:您参加过协会举办的会员活动吗?这些活动对您的专业成长和人脉拓展是否有帮助?

答:
我参加过协会的线上分享会和线下行业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实用性都很强。

线上活动中,嘉宾的分享都基于实际项目经验,比如有一期讲消费行业并购估值的,提到的渠道价值评估方法,我直接用到了我们公司的一个饮料品牌并购项目中,效果很好;线下活动则让我结识了不少快消、零售领域的同行,拓展了行业边界——有时能获取到上下游的合作信息,有时能听到不同企业的投资逻辑,这些都对我的专业视野和人脉网络有很大帮助。


问:您觉得持证人交流群为您的职业和人脉是否有助力?




答:

持证人交流群给我带来的收获很多。

群里的成员都很活跃,经常分享投资案例——比如有位做食品供应链投资的朋友,分享了他们对冷链企业的估值方法,正好帮我们解决了一个类似项目的困惑;群里还能找到业务对接机会,之前我们想找一家做消费数据调研的机构,就在群里联系到了合适的合作伙伴效率很高。另外,群里的新人都很优秀,他们的新思路常给我启发,让我能保持“见贤思齐”的学习状态。



问:请您介绍一下持证人的后续教育体系对您是否有帮助?




答:

协会的后续教育和出版物给我的感觉是“实用且前瞻”。

协会自行编辑或翻译的书籍有几十本,内容虽和其他考试的核心知识有重合,但更贴近实际工作场景,尤其是针对消费行业的估值案例,结合了最新的市场趋势,比如新消费品牌的估值逻辑,比传统教材更具参考性。我之前看过班妮老师的文章,她对并购中资产定价的分析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案例佐证,和协会出版物的风格很像,这种“理论+实操”的内容,帮助我在实际工作中更全面地看待估值问题


问:您如何看待注册估值师(CVA)协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答:

注册估值师(CVA)协会在国内的影响力确实与日俱增,现在行业内提到估值类证书,很多同行都会想到注册估值师(CVA),尤其是在消费、投资领域,认可度越来越高。

协会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主要是通过整合资源,让不同背景的从业者能交流实践经验——比如通过活动分享各行业的估值案例,其实是在无形中推动大家形成更科学、统一的估值思路。这对规范行业估值行为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在消费这种细分领域,能减少因估值逻辑不统一导致的沟通成本。


PART.04

最后的彩蛋,关于如何备考CVA以及给考生的建议



问:您在备考注册估值师(CVA)证书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或者经验?

答:
我的学习方法更多结合实操,基本遵循“721”原则:70%的时间用来理解核心理论,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结合消费行业的案例去消化,比如学DCF模型时,我会拿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练习;20%的时间用来做案例题,优先选食品饮料行业的题目,这样更贴近我的工作场景;10%的时间用来记忆核心公式,并且结合应用场景记,比如哪些公式在评估品牌价值时常用,避免孤立记忆,这样学得更扎实。


问:请您给注册估值师(CVA)考生一些建议。

答:

不同人群都能从注册估值师(CVA)中获得价值:如果是想进入投融资领域的新人注册估值师(CVA)的知识体系能帮你快速搭建估值框架,少走弯路;对于转型者有了注册估值师(CVA),能把原有行业经验和估值技能结合,形成独特竞争力;对于创业者,学好后能掌握科学的估值逻辑,和投资人沟通时更专业——比如知道对方的估值逻辑是否合理,能在融资中更有底气,甚至对不合理要求勇敢说“不”。

建议大家报考后充分利用协会资源,这些资源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很好,并且在协会里能接触到优秀同行和前沿观点,持续提升自己,从学习注册估值师(CVA)开始为自己投资!







CVAA专家访谈系列内容将在整理后陆续发布,旨在展示注册估值师(CVA)认证如何帮助个人在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同时也传递出注册估值师协会对会员成长的支持和关怀。我们相信,通过专家们的分享,更多的人将能够了解注册估值师(CVA)考试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成为推动个人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注册估值师协会致力于搭建一个平台,让每一位对投资估值领域充满热情的专业人士,都能在这里汲取成长的养分并找到前进的方向。我们鼓励每一位有志之士,通过注册估值师CVA)认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